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助力兰州市七里河区“巍巍红岭”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引导广大青年在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中展现担当作为。近日,共青团七里河区委、七里河区魏岭乡人民政府联合兰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三下乡”志愿服务团队,在魏岭乡沈家岭村开展以“一笔一画绘乡村振兴,‘艺’路生花展红色画卷”为主题的墙绘实践活动。



沈家岭,这片铭刻着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的热土,是宝贵的红色教育资源。此次活动,不仅是对红色文化的生动呈现,青年力量的凝聚迸发,校地合作的深度耦合,更是红色基因传承与乡村振兴实践的有机结合。


一是彰显“红色”文化。因地制宜,立足沈家岭战斗光辉历史,将革命斗争的壮烈场景、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薪火相传的革命精神,栩栩如生地描绘在沈家岭红色广场和乡村主干道墙面上,着力打造出独属于“巍巍红岭”乡村振兴示范带的红色“立体名片”。


二是放大“艺术”优势。青年“工匠”致力于将150余米 “斑驳”的墙面改造为“斑斓”的画面,红色广场上,一辆被精心刻画的3D立体坦克破墙而出,虚实相映,引人驻足;通往小白杨营区的长墙上,胜利之手紧握冲锋号角,吹扬起十余米的红色飘带,像是给前往王学礼纪念碑、小白杨营区的党员群众指明了前进方向、吹响了冲锋号音。

三是校地“合作”赋能。共青团七里河区委进一步深化与兰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团委的合作,动员高校团委将社会实践延伸至田间地头,把专业技能奉献于乡村沃土,为红色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注入青春的思想与张力,为深化校地合作共谋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在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沈家岭,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鲜明、意义深远的墙绘创作活动,创作活动以艺术为媒,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赋能美丽乡村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为沈家岭打造了可视化的红色教育新阵地,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和青少年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注:稿件来源均为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人民摄影报》甘肃,均为《人民摄影报》甘肃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人民摄影报》甘肃。